眉山诚帐代理记账有限公司

利害關係人專區

臺泥重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積極溝通議合以掌握重大永續議題,並納入企業永續發展藍圖。依據產業特性,參考 GRI Standards、永續會計準則 (SASB)、道瓊永續指數 (DJSI) 等指標,並參考國際標準 AA 1000 利害關係人議合原則,鑑別與排序利害關係人之關係程度。

2023 年 11 月 8 日召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會議,將最近年度利害關係人之溝通情形,經過跨部門討論、擬定未來計畫,呈送於 2023 年 11 月 10 日董事會進行報告。此溝通與回報機制,每年定期至少兩次。最近年度各類別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與報告內容如下:

利害關係人與重大議題評估流程
利害關係人與重大議題評估流程

永續利害關係人對話
臺泥依據國際標準 AA 1000 利害關係人議合原則,採用五大面向評估方法,考量責任、影響力、張力、多元觀點及依賴性,鑑別出 10 大利害關係人並依照利害關係人之關係程度進行排序,分別為:政府機關、客戶、員工、當地社區、股東/投資人、環保團體/NGO、媒體、產業公協會/產業及學術單位、供應商/承攬商、永續公協會。

永續議題鑑別
臺泥每兩年進行永續議題鑑別,本年度採用「雙重重大性 (Double Materiality)」分析原則,依循 GRI 通用準則 2021 年版,綜合考量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國際永續評比標準 (如 MSCI、S&P CSA、CDP)、永續揭露規範 (如 GRI Standards、SASB、Standards)、產業特性、標竿企業實務等,設計永續議題清單。透過雙重重大性分析,共鑑別出8項永續重大主題包含「氣候行動與淨零排放」、「再生資源協同處理」、「綠色能源與儲能」、「研發創新」、「永續產品」、「生物多樣性」、「法令遵循」以及「職場健康安全」。另「污染防治管理」及「水資源管理」對經濟、環境、人與人權之負向衝擊較高,同步納入本年度永續重大主題。此外,臺泥以人為本精神,經經營會議討論決定,將「人才培育及發展」與「地方共融」一同納入本年度重大主題。2023 年度共計 12 項永續重大主題,鑑別結果經董事會通過,並依此目標達成情形,設定與高階管理層級薪酬連結。

永續影響力分析
臺泥自 2023 年起透過外部觀點(Outside In)全面檢視價值鏈活動為人類生活福祉帶來的影響,依循自然資本議定書(Natural Capital Protocol)、社會與人力資本議定書(Social & Human Capital Protocol)及 ISO 14008:2019 環境衝擊與相關考量面等評估架構,結合哈佛商學院的影響力加權會計(Impact-Weighted Accounts, IWA)與價值平衡聯盟(Value Balancing Alliance, VBA)開發的貨幣評價方法,從上游供應鏈、生產營運到下游產品與服務,運用衝擊路徑法(Impact pathway)分析涵蓋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的跨域交集,並基於財務損益(Profit and Loss, P&L)的管理思維,納入成本(負向)或效益(正向)的外部性,將營運活動對利害關係人生活福祉帶來的改變及影響轉化為一致性的貨幣語言,建立以三重盈餘(Triple Bottom Line, TBL)為基礎的永續影響力管理架構。
臺泥 2023 永續影響力評價報告:整體價值鏈-供應鏈、公司營運、產品與服務量化評估

重大議題矩陣圖
重大議題矩陣圖

利害關係人議合計畫
臺泥相信,唯有與利害關係人進行順暢且有效的議合,才得以掌握市場、經濟、社會及環境之脈動,進而實踐臺泥「以大自然為主體」及「以社會利益為宗旨」之永續使命。對此,臺泥執行利害關係人議合計畫,該計畫適用於所有營運活動及各類別利害關係人,透過衝擊評估,了解營運活動對利害關係人的潛在影響;同時,藉由系統化擬定永續議題調查問卷,蒐集與分析利害關係人意見,評估各項永續議題對公司營運衝擊與風險程度,以鑑別出重大議題並優先回應與因應,符合利害關係人對臺泥之期望。

臺泥秉持透明公開的精神,不僅設立流暢的溝通管道,更以多元形式揭露資訊,確保能與利害關係人獲得有效且良好之溝通成果。臺泥主動與當地利害關係人展開對話,深入了解在地居民關心之議題,透過實際走訪鄰近村里及學校,擬定與執行特色專案,讓居民更了解臺泥的同時,也增強其參與能力,確保能與臺泥有效溝通。

此外,臺泥重視各利害關係人對公司之期許,定期蒐集利害關係人給予之反饋與建議,檢視其對於議合方式之看法;針對利害關係人提出之申訴,臺泥即時回應且持續追蹤管理,以確保能妥善處理,並據此調整議合計畫,維繫雙方良好互動。而議合過程所發覺之重要議題,亦納入公司營運及推動永續發展藍圖之參考,讓臺泥在永續經營之推動上更臻完善,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更多資訊請詳見臺泥利害關係人議合政策


利害關係人議合:政府與主管機關、股東與投資人、客戶、員工

供應商承攬商、媒體、當地社區、產業公協會及學術單位、永續公協會、環保團體NGO


公正轉型
公正轉型


聯絡窗口